2021年12月

無所求,也是一種追求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論述,人類有不同層次的需要,由低至高可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與自我實現。簡單來說,近似我們畢生追求的溫飽、安穩、情感、身份與成就。

2020年世界人口達78億人,世界之大,相信人們正停留與追逐的層次,不盡相同。如以地區為例,第三世界、戰亂地區的人民,或許仍在追求溫飽與安穩。

那澳門的情況是怎麼樣呢?澳門有根據最低維生指數訂立的經濟援助金,就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社會保障基金等;於弱勢群體來說,在富裕繁榮的澳門,經濟即使捉膝見肘,也未至於過不下去。而弱勢群體可以是單親家庭、長者、殘疾人士等,他們生命可能因年齡、處境,有不同的希望與資源,也會有其限制。

而筆者接觸到不少的精神康復者,不少人病情已穩定下來,經濟、住房也不成問題,但始終追求不了情感或以上的需要。

他們有的人會表達想要些什麼,但有所求,常換來求之不得。他們與父母或兄弟姊妹的連結,很多時比一般人還緊密,因家人會提供支援與關注,但他們仍希望有真正的朋友、終生相伴的伴侶;希望有專長、貢獻以換來社會地位,實現自我;但踏出腳步,卻未必有迴響。

我們宣導共融,但在不歧視以後,如何能獲取進一步的關係?如何在相互理解後,取得真正的社會地位?社會像個「交換池」,有供需、有交流。想要有所得,必先有所付出,如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達到社會的標準,但有時努力了半輩子,卻不一定成功;這像個不斷重複發生的悶局。不然如擔任義工,去為弱勢服務,以換取個人的滿足感;但如臥床病人這類的弱勢人士,如何去再提供他人服務?

而有的人病得久了,習慣了籠統的生活模式,又或是過往經常病發、慢性症狀等,使得腦袋經常一片空白,對自己的生命,無法去進行思考與組織。而這種狀況,他們追求的又是什麼呢?

在這個倡導人們去追求更高層次需求、個人價值的社會,我們是否可保留一個獨立思考空間,去進行探索、討論,如果有人相信「心理上舒適,開心過每一天」便可,我們不要將之看作「求之不得,自欺欺人」,而是「求之不得,但仍能自得其樂」,那麼,會否有一些人不再如此痛苦,質問自己是否沒有價值?

筆者相信,這並不是迎合對社會高標準的妥協,而正正是不妥協,在社會中,保有個人的價值觀與獨立思考。或許有人說,這樣會造成社會的退步、鼓勵人不求上進、成為寄生族,但若果如此,是不是剛好印證了,因為要進步,產生了來自社會的鞭撻,造成了有關「適者生存」的痛苦?若果我們在他人努力過後,體諒他們「明白求之不得」,而想堅定立場去「無所求但求樂趣」,能足夠體諒、尊重每個人有其價值觀(或沒有特定價值觀),不強加規範於他人身上。或者這才是真正的共融,在不傷害他人的基準下,讓每種想法能夠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