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

看不見的需要

 

到底人需要的是什麼?我們由小到長大,都好像追求著什麼,但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呢?小朋友經常嚷著要玩具,到底玩具帶給他們的是什麼呢?背後的需要是什麼呢?我們生活了這麼多年,有問過自己需要什麼嗎?

在工作過程中,很多個案都只能表示自己失去了什麼,欠缺了什麼,例如不夠錢用、家人沒有前來探望等,但能說出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的幾乎沒有個案可以表達出來。即使能告訴你「需要」什麼,這個「需要」也只是表面的,例如「需要有人陪自己」,「陪自己」這個「需要」可能只是表面的需要,背後可能有另一個需要的,例如是有人關心自己、反映自己的存在價值,但當事人可能從來沒有思考過背後的需要是什麼?

我們自小被訓練到只會留意表面的事情,簡單而言就是可以見到、接觸到,有實體存在的東西,對於那些無實體存在需要,往往都被忽略掉,例如愛/被愛、保護/被保護、信任/被信任等等,很多這些非物質的需要我們都沒有注意到,但往往到事情發生時,這需要才會被提起、被關注,這時候事情可能已到無法挽回情況,這時才滿足這些需要對事情已沒有太多幫助。

因此,又出現一個新問題,要如何才能認識這些需要呢?我們自己都很少接觸這些看不到的需要,又如何教會下一代呢?在社會服務機構任職的助人者有幾多能夠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呢?但他們可能正每天幫助求助人士面對這類困擾的人士,是否真的能幫助到別人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如果助人者未能得到處理,未能夠認識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又如何能夠與求助人士同行?

我們自小都不常接觸到自己的內心世界,都沒有探究過自己的真正需要,每天都被世界的物欲圍繞,透過不同的物質填滿「心靈」,但最終都是空洞的,因而不能「知足常樂」,不停追求無止境的物欲而變得不快樂,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認識自己的需要,不要盲目追求物質的滿足,從而做到「知足常樂」,做個輕鬆快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