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

 

讀「兩座山的隱喻」有感

 

在接受與承諾治療中,學者(Hayes, Strosahl& Wilson, 1999)提出「兩座山的隱喻」,治療師與個案就像攀登兩座山一樣,「我的這座山能夠看到你的位置所看不到的、關於你的那座山的事物…但是我不喜歡你認為我已經登上我這座山的頂端…事實是,我仍然在攀登,仍然在犯錯,也仍然在錯誤中學習」。

無論是輔導或是心理治療,工作員很易被設定了「高人一等」的位置,但事實並不是如此,沒有人能成為人生中的「專家」,人生中亦很多問題並不一定有解決方法,當工作員也把自己綁在這種枷鎖中,工作員會被痛苦纏繞着,因為工作員想想盡方法去幫到個案,幫他們找到出路,幫他們解決困境,幫他們找尋答案,亦被個案放在「神級」的位置,沒有事情是工作員不能解答一樣,令工作員更大壓力,百上加斤。

很多關於心理治療的書都會提及,自我意識很重要,輔導也好、心理治療也好,最忌就是我們拖着個案走,卻沒發現這不是個案想走的,我們有着自己的期望,自己的「專業包袱」,自己想有好的工作表現等,這些都會令我們盲了聾了一樣,看不到聽不到個案的感受和需求。

要像一個「專家」一樣,跟個案反映他們有A、B、C、D的問題,教個案試E、F、G、H的方法,這些都不難,但這真的最幫到個案麼?真的行得通麼?其實,當要你甚麼都不想,甚麼都不做,就好好地與個案去感受他那刻的情感,這卻是最難的。更難卻很重要的是,要接受個案的反饋,承認自己的錯誤判斷,去聆聽個案對自己的感覺,這些都是我們不願去面對,怕被批評或否定。但的確,我們並不是要成為攀山的專家,亦不是要把路先掘好給個案攀,我們只是陪伴他們攀山,「讓他們表現越來越好,越來越學會欣賞這旅程」,我們亦有要個案指點的時候,亦只有聆聽才能找到更適合個案的方法,在這一行,要抱着謙虛的心,不要太把自己當一回事,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