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

污名化

 

「精神病是不是會有暴力傾向?」

「他們是不是都會傷害人?」

「與他們接觸會不會有危險?」

是我由接觸精神復康工作以來最常聽到的一堆說話,當大眾提起精神病時,更多是一些偏向負面的評價。這不禁讓人想起從小到大所接觸的劇集、電影、報導…有多少犯罪及出現思想、行為問題的角色,都是被冠以「精神病」的名字來標籤他們一些不符合社會標準的行為及思想。以上這些經驗都讓人有一種“精神病人很危險”的感覺。

社會上對精神病人的不理解,使精神病人在社會上飽受歧視。就正如剛剛所提及,從過去到現在,部份媒體把精神病患者的不恰當行為無限放大,使大家都被灌輸精神病人就是“危險”及“奇怪”的訊息。事實上,相比起出現暴力及傷人行為,受病徵影響而害怕與人接觸、甚至足不出戶的情況往往更常見,有個案甚至是十年來也是留在家中,由於發病後受病徵影響,例如:被害想法、幻聽等,所以對外界的事物產生極不安全感,故最多也只可以在住宅附近一帶走走,一切生活也是在這個狹小的圈子內進行,病徵導致患者與社會嚴重脫節。引用一句廣東話諺語—「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讓自己更好的?這句話正好可以反映精神病患者的無奈。事實上,大部份患者在出現初期病徵的階段,如可及時透過適當的藥物及相關治療,是可以較好地控制病情的,可是社會上對精神病一系列的標籤,使患者在出現病徵的初期,因為害怕被視作為“有問題的人”而不敢就診、接受治療,而且往往都是發展到病徵已經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學業構成影響才開始求診,白白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

「我不想被別人知道我是精神病患者。」每當康復者在我耳邊響起這句說話,我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對被污名化的恐懼,但這實實在在是精神病患者的真實感受。同時,也令我反思到現時社會大眾對精神病的錯誤觀念源自於對精神病的不理解。患上精神病也並非他們的選擇,事實上他們也常處於徬徨及無助當中,精神病患者也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復元的路途並不平坦、並不容易,社會大眾的接納及包容,才能共同創建一個和諧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