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

 

絕處逢生,淺談個體復原力(Resilience)

 

每個人的一生都避免不了遭逢巨大壓力、打擊與考驗,奇妙的是,有些人能夠順利恢復、回到正常生活,卻有人可能從此一蹶不振,是甚麼因素影響我們面對挫折考驗?智商、財富、人際關係、社會地位?美國精神科醫師Dennis Charney與他的團隊過去幾十年一直在研究這種能力,他說:「每個人都會遇上困境,而這種走出困境、重新振作(bounce back)的能力,稱之為復原力(resilience)。」

「你相信嗎?遭遇逆境,你可能比自己想像得更加強韌!」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普羅大眾,就連精神康復者在遭逢困難時,都擁有超乎你我想像的復原力。筆者為臨床心理師,曾服務一位經診斷具有人格疾患與適應障礙症的精神康復者。翻開病史,她曾有多次自殺與意圖持刀傷人的紀錄。去年,她相繼遭逢母親中風、哥哥去世、自己因病須進行手術。這些攸關家人與自身的生死議題,對一般人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與傷痛,遑論心理脆弱性更甚於一般人的康復者。好幾次與她談話時,見其精神恍惚、六神無主,不斷喃喃自語:「好想死,快要撐不下去了。」但最終,她仍順利完成手術,術後兩個月,身心狀態漸趨穩定,已能照顧家人並開始從事簡單的兼職工作。

筆者與其回顧過去一年來,如何堅強度過口中「流年不利」的一年?她淡淡的說:「我有照顧家人的責任,如果我真的死了,媽媽該怎麼辦?」除了被家人需要、照顧家人的使命之外,在這看似充滿打擊的一年,她與女兒的關係卻逐漸破冰;精神復康機構的介入關心,也讓她明白,一路走來並不孤單。研究證實,遭遇創傷或巨大壓力時,維持緊密、有意義、可傾訴的家人或朋友關係,是最有助於增加復原力的方式。

隨著腦造影技術的進步,近幾年來,心理學家們對於復原力有更多的了解。最新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可經由後天訓練,建立不再強化恐懼迴路的新連結。換句話說,不論任何人,都可以經由後天的訓練,鍛鍊我們的「復原力」。Dennis Charney醫師與精神醫學教授Steven Southwick在他們過去的研究與著作《Resilience: The science of mastering life’s greatest challenges》中整理出十種有效鍛鍊復原力的方式:

  1. 保持正向:正向思維是翻轉壓力的關鍵,但事實上這並不容易。如果你是個悲觀主義者,那麼試著以多元彈性的角度看待事物。
  2. 重建對壓力的想法:重新詮釋你對壓力事件的看法,接受失敗與挫折,並視之為成長必經之路,為負向事件賦予新的意義。
  3. 發展信仰或個人信念:研究者發現不論是信仰、宗教、心靈的信念都和復原力有緊密的關聯。
  4. 尋找復原力榜樣:找一位復原力高手,不論他是媒體名人或者周遭的親朋好友,試著理解他的價值觀、學習他如何面對壓力挑戰。
  5. 面對恐懼:恐懼是正常的,不要因恐懼而感到羞愧。事實上,恐懼的情緒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必要的技巧來克服壓力,提高自尊。
  6. 發展積極的因應方式:儘管感到痛苦,仍試著打起精神,以積極、不退縮的方式應付壓力源。
  7. 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網絡:擁有緊密、安全的人際關係,可讓你在遭逢壓力時,有良好的情緒支持與力量。
  8. 運動:規律的運動是洗淨內心壓力的秘訣,運動可以有效改善我們的情緒、認知、增強免疫、甚至提高自尊。
  9. 訓練你的大腦:研究者建議,培養我們的情緒智商、道德價值觀以及身體的忍耐力,都將有助於我們面對壓力。此外,良好的睡眠讓頭腦充分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10. 善用你的優勢:辨識、利用並培養你個人獨特的強項,準備因應未來的困難挑戰。做你最拿手或最享受的事,別忘了給自己一些肯定,因為你值得。

遭逢人生重大考驗,鮮少有人可以僅靠自己克服一切挑戰,當我們或者親友身處逆境低谷時,也許一句安慰、一個擁抱、一段談話都將成為谷底反彈的契機。

參考文獻

  • Ozbay, F., Fitterling, H., Charney, D., & Southwick, S. (2008).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to stress across the life span: a neurobiologic framework.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10(4), 304-310.
  • Southwick, S. M., & Charney, D. S. (2012). Resilience: The science of mastering life’s greatest challen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outhwick, S. M., Sippel, L., Krystal, J., Charney, D., Mayes, L., & Pietrzak, R. (2016). Why are some individuals more resilient than others: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World Psychiatry15(1), 77-79.
  • Wu, G., Feder, A., Cohen, H., Kim, J. J., Calderon, S., Charney, D. S., & Mathé, A. A. (2013). Understanding resilience.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7, 10.